世界並無如此美好的愛情 ◎#莫里斯卡雷姆
讓我們在水中好好看看自己!
我們是否有兩隻手,一張臉?
讓田野、鳥兒、小路、小溪
為我們作證。這個世界
承受不了這樣的愛情。
我們獨自待在水邊,
我們獨自待在樹下
我們獨自待在藍天。
在別人的世界裡,是否也有
別的樺樹,別的小溪?
我們的手一握在一起,
就忘了自己是誰;
我們的唇一貼在一起,
就忘了虛偽與現實
有什麼區別。
我們在同一道光亮中融化,
沒有了年齡,失去了重量,
世界變成了我們的模樣。
--
◎作者簡介:
莫里斯.卡雷姆 Maurice Careme
比利時當代最具代表的文學大師,1899年出生於比利時瓦夫爾,蒂爾勒蒙師範學院畢業,1918年開始擔任小學教師,1919年擔任《我們的青年人》主編,1943年自教職退休,全心進行創作,1978年逝世於布魯塞爾;畢生著作詩歌、小說、故事等九十多部,深受大眾喜愛。在比利時不但有專為他設立的紀念館、以他的肖像印製的郵票,在布魯塞爾更有以他姓名命名的街道與公園。
卡雷姆多部詩集與小說中,尤以詩作享譽全球,已翻譯成數十種語言,包括英語、俄語、越南語、羅馬尼亞語等等,其中詩集《風箏》在俄國即發行了50萬冊。
身為比利時地位崇高的詩人,卡雷姆的詩平易近人,廣泛流傳,早期曾受未來主義影響,出版詩集《資產者旅館》,獲凡爾哈倫獎,1929年進入音樂學院朗讀班進修後,語言傾向簡單明瞭,1930年獻給妻子的詩集《致卡普琳娜的歌》在布魯塞爾獲得蒂爾斯獎。
由於卡雷姆以法語寫作,作品在法國大受好評,獲獎無數,1937年即以詩集《小花神》在巴黎獲得愛倫坡獎,1949年出版《白屋》,在巴黎獲得法蘭西學院大獎,1961年獲得法國總統大獎。1953年詩作被選入英國中學生讀本,1973年在巴黎獲選為「詩王」。
--
◎照片提供:陳奕辰、許立德
◎圖像設計:籃閔釋
--
http://cendalirit.blogspot.tw/2014/12/blog-post_17.html